「超前部署」讓孩子認識地熱能 公視全新科普動畫《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超前部署」讓孩子認識地熱能 公視全新科普動畫《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

2020年04月05日
整理:黃丞毅(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地震在許多台灣人的心中,往往會聯想到可怕的災害。但其實板塊的變動,還有一個議題時常會被忽略——就是地熱所帶來的龐大能源!

結合台灣地震與能源發展現況,把相關地質與地熱能的專業知識,轉換成學齡兒童更能吸收的科普內容。曾入圍2019亞洲影藝創意大獎的公視兒少節目《熊星人和地球人》,製作團隊歷時兩年再度推出新作3D動畫影集,同時是首部以地質科學為主題的動畫《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


《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以太空三熊小盧、妮妮與阿德的星際探險為故事主軸,探索斷層、地震、地熱能等科學知識。圖片來源:公視

艱澀內容變簡單 讓知識「超前部署」

隨著網路資訊普及,越來越多知識不再受限於年齡與學校制度,不過要如何將資訊軟化地更加淺顯易懂,可就考驗了推廣者的努力。

台大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擔任《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的節目總顧問,他說:「我們現在給孩子認識台灣本身就有的資源,理解綠能、環保概念,20年後他們或許變成了決策者,想法就會不一樣。」

陳文山坦言,自己首次為如此低年齡層的受眾設計學習內容,資訊傳達必須要使用很多圖像去詮釋,與製作團隊的合作中也獲得許多經驗,笑說:「我們正是在做『超前部署』!」

防災教育提早做起 與地震共榮共存

此次動畫影集共推出八集,以太空三熊小盧、妮妮與阿德的星際探險為故事主軸,並延伸《熊星人和地球人》兒童哲學的思辨精神,探索斷層、地震、地熱能等科學知識,其中有很多是台灣可以看到、接觸到的狀況,希望讓7至10歲的孩童更了解自己所生長的土地。

根據公視新聞稿,為了讓小朋友能更「身歷其境」。製作團隊在動畫擬真上,也下了不少功伕。張永昌導演便分享了劇中的3D動畫運用了「動態捕捉」技術,透過裝設在動畫演員身上的紅外線感應器,讓人體的肢體節奏更加強角色的生動感。


劇中的3D動畫運用了「動態捕捉」技術,讓人體的肢體節奏更加強角色的生動感。圖片來源:公視

本節目將於4月3日起每週五晚間6點在公視頻道播出。目前第一、二集也正於「921地震教育園區」的大地劇場定時排播,觀眾持園區門票,即可免費入場觀賞,放映場次詳見官網


公視推出首部以地質科學為主題的3D動畫影集《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圖片來源:公視

作者

黃丞毅

阻止世界變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堅持自己做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