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NGOs go digital ?
NGO 推進器
Published in
9 min readSep 25, 2018

--

倡議行動策略的十二項基本準則

過了一年多,“覺得”似乎該重新檢討、更新去年第一次試著編製的「NGO 數位策略發展指引」。但也僅止於「覺得」,畢竟初版雖然差強人意,但要好好地補強或重新修補,不但需要來自本地實務界的建議刺激,也必須再認真地參考國外 NGOs 社群在此方面討論的進展,而現在正欠缺當初那麼愚勇的衝勁。再者寫了一年多的「NGO 推進器」就算跟風似地嘴上說著什麼數位化科技,如果心理狀態和社會情境仍然是處於前網路時代,或者說,對於基本的目標策略的規劃與有限資源配置,缺乏一套基於證據基礎的理性設計,那別說是寄望科技工具可以加速工作進展與目標的達成,恐怕連神仙也愛莫能助一籌莫展。

最近在看這個網站 campaignstrategy.org 的資料,有助於讓我把社會運動當中如何發展「策略、戰略」,如何將策略中所討論的抽像目標與成效評量,弄得更為明確清晰。想來或許先從它所提的「Campaign dynamics strategy management」開始,重新理清策略規劃與行為改變、目標達成之間的關連性,也就是如何更明確更針對性也更具體地把力氣、時間、金錢等資源合理地分配在應當可鬆動改變的對象社群上,並透過有節奏有步驟的行動設計安排,一步步地朝往目標達陣。

campaignstrategy.org 網站是由英國資深的環境運動人士 Chris Rose所建置,他以自己過去長期擔任環保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在各種倡議行動中累積參謀經驗與戰策敏感,為 NGOs 社會運動提供相關的顧問諮詢服務。他提出了VBCOP — 倡議行動策略模型,尤其強調須理解目標群眾價值觀是什麼,以制定出相應一致的倡議行動策略。此模型中,另一個關注的重點是「受眾行為」是否被改變或進一步強化提昇,而非只是知識、心理認知上的「意識提昇」效果。

Campaign 比較常出的語境中,為政治參與的候選者競選活動。而在本文中則是以「社會運動」的討論為主,故在此脈絡底下也許應搭配著「倡議」一辭,若要翻成中文姑且先稱之為「倡議行動」好了。

12 BASIC GUIDELINES for CAMPAIGN STRATEGY 倡議行動策略的12項基本準則

1. 真的需要「倡議行動」嗎?
行動可能很有趣,但也可能遇上困難、乏味、令人沮喪和無法取得成功。通常只有在其他所有方法都失敗時才會進行。它涉及與社會的對話,說服人們以異於平常的方式來支持不常發生的事件。這意味著建立一套不尋常非依”一切照舊”的流程。
如果政治是”可能的藝術”,那麼倡議行動就是改變現實的科學和藝術。做得對,一個活動可成功地鼓勵支持者繼續走向下一個目標。但是,結構化不佳或關注度不高的活動,往往只成了燃燒理想主義和善意以維持昇空的熱氣球,直到燒毀殆盡。
所以在進一步之前,先停下來問問:我們真的需要倡議行動嗎?或者可以通過其它老辦法獲得想要的東西- 可以用買的嗎?簡單有禮地提出請求、透過安靜的遊說、交易或政治手段來實現?

2.動機激勵不是教育
倡議行動降低了採取行動的障礙,增加了行動動力。相較之下,教育則是一種拓展練習,教育利用例子來揭示複雜層次,減少不確定與更高的理解。
倡議行動則試圖極大化刺激受眾動機,而非其知識。如果在倡議行動試著使用教育手段,最終效果只是環繞著探索某個問題,但很可能最終並無法改善它。倡議行動本身確實帶有一些教育效果,但它是透過實際動手的經驗,而不單是提供資訊。資訊若不能轉化成為實際的動員,就無法産生力量。

3.分析各股勢力
需知道要改變什麼。 回答問題:“為什麼它還未發生?” 嘗試繪製出
想要發生的事情,其支持和反對之勢力。 劃出問題關係圖 — 涉及的人,組織,機構 — 確定想要改變什麼決策機制。
然後確定潛在的盟友和對手,確定每個步驟下的目標受眾(另見準則4,5,6)。 試著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檢查 — 此刻如何改變正反勢力平衡以克服反對的障礙? 如果不知道答案,又怎麼能明確地訂定一個可實現的目標?

4. K.I.S.S(保持簡單、憨愚)
需要開展倡議行動,乃因有一個緊急問題需要公開地處理解決。 有效的動機激發,需要簡單的訊息和目的。一次只傳達一件事。 使用簡單明確,無需再加以說明的“號召語言”。

5.正確的要件 — 正確的順序
遵循以下順序:>意識>對齊>參與>行動。倡議行動涉及一系列深思熟慮的啟示或溝通實驗,把“觀眾”從無知狀態,通過興趣和關注(意識的組成),帶入憤怒和參與(動機),最後進入滿意或獎勵狀態。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活動參與者或支持者可準備投入更多。
好的行動就像書或戲劇 — 結果重要但無人事先知道。指出問題可以引發關注,但它並不會因此導致行動。向觀眾展現有機會作改變、可執行的解決方案,給予他們一套行動方式 — 就能創造出參與的條件。

6.從受眾開始
行銷人員會找出你想要什麼,已經做過和想過什麼,來創建或找到適合你的産品。而在群眾溝通上,則需市場調查。 假設需要說服一群議員對森林作出特別決定,因為你認為森林對青蛙保育或水源涵養很重要。 但是這些議員看到了什麼? 如果他們想利用它來慢跑或其選區大多數選民是樵夫? 你看到的是森林,但他們眼中看到可能是木材或運動區。試著把問題放在他們情境下來考慮。

7.構建關鍵路徑
所有問題都很複雜,但你的倡議行動一定不能如此。複雜會扺消動機,讓人感覺到困惑 — 如果他們感到困惑,就會認為你很困惑,不值得傾聽。
倡議行動不能只談“整體情況”。相反,它必須是一種方式、一條小道、踩石路、一個關鍵路徑。不能只是想傳達“問題”,倡議行動本身的溝通方式為: 傳播想法、看到的問題、解決方案與可能的機會。每階段本身就是一個目標,在每個階段好好堅持把該階段的目標實現。抗拒事先侈談全局的誘惑,把倡議行動規劃為由一個骨牌引發下一個骨牌的系列行動 。

8.針對不滿的行動
倡議行動可能是關乎某個問題,但為了吸引用戶,它必需是更具體特定的戰線前方,選擇戰場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小部分人群大力支持的行動或許可維持一個活力組織,讓其存續數十年 。 但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吸引更廣泛的支持,因此需要縮小關注範圍。
通常,這件任務是找到一個議題,對某群人來說,也認同改變此課題的必要。 一般而言,最好能針對大問題中的一小部份,而這部分正是絕大多數公眾不能接受的現況,而不是把行動放在處理一大半的問題,但只能照顧滿足1%的人口。

9.讓事件發生
不要逞口舌爭論,實做才是硬道理。事件是政治產物 — 無論是正式政治,商業政治,個人政治或糞堆政治。新聞不是空談想法或概念而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每天自問,這是什麼活動? 動詞是什麼? 是開始某事件、出版、封鎖、救援、佔領、遊行、遊說、繪畫….我們在做什麼?
把收集的資訊播傳佈給已認同的支持者人,往往可以讓行動獲取更高的參與力度。直接行動是最有力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在道德、科學或經濟上合理的非暴力行為,能爭取最廣泛的支持。

10.說出你的意思
一個活動包括說服別人,不僅僅是你所說是對的,而且這種正確性正當性讓他人覺得有必要採取某種形式的行動。每天我們接觸到成千上萬條消息,大部份都被忽視或立即丟棄。很少東西能“堅持”,若訊息難以令人理解,它就不太可能堅持下去。
最簡單方法是直接了當地說出你的想法,忘掉什麼取巧聰明的作法。當其他方法都失敗時:不如就直接說出你的意思。

11.製作新聞:找出事件的衝突點
這點常被誤解,衝突是倡議行動中固有的一部份。 沒有利益衝突,就不需要倡議行動。當行動創造改變、發揮作用或産生威脅時,就會有新聞性。 如果僅是一種剛成型的突衝想法,恐怕只有學術或政治理論家才會感興趣。 但對於我們這種大多數的平凡人來說,重要的是:衝突會如何影響我、我的家庭、我的生命以及生活?
新聞通過事件與政治相聯繫,事件也是改變我們觀點的東西。 一項倡議行動就要努力改變現狀,因此往往內建了衝突,甚致定義了行動。

12. 用圖片溝通
在個各層次上分步思考倡議行動,從想要達成的目標往回推。建立一個按時序排列的故事板 — 記下關鍵路徑 ,並確定如何實現此一目標。
如果做不到,那就改變目標。但是不做那些空洞無益的動作。真實的東西可能包括:佔據一棵樹、釋放一隻鴿子、在購物中心進行調查、拜訪國會議員、寫信、發送簡訊電子郵件、與人群交談、或潛入佔領核廢料處理廠。
創造能産生現實畫面圖片的事件,然後利用圖片交流,而不僅僅止於文字。
如果一開始覺得困難,可試著讓專業攝影師參與進來,向他們說明整個倡議行動計劃,聽聽他們的意見,能否利用圖片講述故事。
圖片比文字更強大。好照片能講出精采故事,最好照片連標題文字說明都不必。讓倡議行動透過比生命更強大的角色與符號來發聲。唯一比圖像強的東西,就是面對面接觸並直接參與活動。

站內相關資源回顧:

除每週二在 Medium 平台發佈專文外,「NGO 推進器」每個月整理一次的電子報,主動把文章滙整到訂戶電子郵件,或是加入 TWNGO slack 安靜的聊天室。

--

--